余干仁和医院开展第17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义诊活动
日期: 2022-10-31
为提高广大群众脑卒中的防治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10月29日上午,余干仁和医院卒中中心在医院一楼大厅开展第17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义诊活动,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据了解,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义诊活动现场,医护人员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免费问诊咨询,并为群众测量血压、测血糖、进行颈动脉彩超+TCD检查等,发放卒中防治知识科普资料,宣传脑卒中相关健康知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中风,有效预防卒中的发生。卒中中心、神经内科周永球主任等专家医师还为前来咨询的患者诊断病情,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叮嘱他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据了解,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是目前导致我国人口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
余干仁和医院自2018年12月启动卒中中心以来,已成功救治百余例急、危、重症患者,并多次走进社区及乡镇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学会如何识别“脑卒中”,努力提高百姓的自救互救能力。余干仁和医院卒中中心具备24小时×7天急诊卒中救治能力,并承担起全县急危重症卒中患者抢救的重任,一旦遇到突发求救情况时,能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救治。

您想了解脑卒中相关知识吗?下面是关于脑卒中的一些要点,为了您的健康,花几分钟了解一下哦。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有什么危害?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可防可治。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怎样预防脑卒中发生或复发?
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治脑卒中,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7点:
1.清淡饮食;
2.适度增强体育锻炼;
3.克服不良习惯,如戒烟酒、避免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
5.注意气候变化;
6.保持情绪平稳;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中风120”口诀是一种适用于民众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脑卒中,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 3。
02
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发病4、5小时内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设有卒中中心的医院,得到规范的治疗,可增加恢复的机会,提高生活质量。